媒体资讯 当前位置:首页> 新闻中心> 媒体资讯

仕一邦:房价可能再次暴涨谁的尴尬

信息来源:新浪房产频道 发布时间:2008-05-26

   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对外发布2008年房地产蓝皮书《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.5》。蓝皮书认为,2008年全国房价上涨幅度将大大低于2007年,但出现房价“拐点”的可能性不大。
    蓝皮书预计,由于国家调控政策效力的发挥,住房需求逐渐回归理性,2008年房价上涨幅度将大大低于2007年。2008年上半年,由于国际资本市场震荡和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,大量国际热钱可能进入国内房地产领域,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。
    “从目前我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、销量下降、房价涨势趋缓看,还不能证明中国房地产整体上价格已经或即将步入下坡路。”蓝皮书指出,尽管高位房价的城市可能出现房价高位震荡的局面,但从全国房价整体性走熊“拐点”出现的可能性不大。
    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人而言,房价或将再次爆发性上涨,显然绝不是一个好消息。但也不得不承认,由于一些综合配套性的调控政策未能及时发挥功效,国内部分地区房价止跌向上的概率的确大大增加了。
   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效果的最终实现,并不能依赖于集中性的政策打击,而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系统保障工程。前者只能发挥一时之功效,而后者才是让房价长期回归理性的根本。
    回顾历次房地产市场调控的结果,市场往往总是难逃“观望———复苏———爆发”的过程。也就是说,面对畸高的房价,市场的需求者并非一直盲目地“追涨”,他们在内心深处是希望市场价格回归理性的,只是现实调控措施的绩效和市场状况无法让其持久地观望等待。之所以每次房价停顿或者下跌,最终都是以刚性需求爆发而终结。
    显然问题的核心在于,没有足够的市场供给去满足“刚性需求”。几乎每次房地产市场进入观望期后,市场楼盘供给如同事先约好一样也会随之停滞,最多仅见些许偏远区域的楼盘上市。这样的供给状况显然无法满足多数需求,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剧刚性需求的紧张心理。毕竟,结婚、落户等需求所能够容忍的空白时间不会很长,其极限往往不过半年左右。开发商恰恰就是看透了市场刚性需求的这一弱点,在耐心地等待半年时间过去后,一次次地取得销售的成功。而之前的经验也表明,在这半年时间内,相关的调控政策往往是“前紧后松”,直至最后阶段几乎就成为政策出台的真空。
    仅就本次调控政策而言,在市场观望的关键时刻,不仅罕见进一步调控措施跟进,反而诸如“防止房价暴跌”的言论开始出现在一些官方机构。而诸如经济适用房的适用对象扩大到中产阶层、“90/70”项目的实质性推出、物业税实施等等,这些有助于打击开发商炒作热情、遏制捂盘待涨行为的政策措施则在需求方的期盼中或是落空、或是推延。调控政策的真空状态再加上开发商稔熟的市场操控技巧,即便经历了半年的市场观望期,其最终的结果仍是开发商“笑到最后”。
    对于压抑许久的购房需求而言,当下选择改变观望策略,及时置业或许的确是一个最佳选择。但是对于当初房产调控政策的意图而言,这样的局面只能够用“尴尬”二字来形容了。